同治重寶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,于清朝同治年間(公元1862——1874年)鑄造。同治重寶其宮廷意義在于是兩宮同治(尊皇后鈕祜祿氏為母后皇太后,懿貴妃、載淳生母葉赫那拉氏為圣母皇太后);而在民間看來,是上下一心、同臻郅治。在貨幣市場結束了咸豐時期大錢充斥市場,大小錢并行的混亂幣制。在清朝歷史中產(chǎn)生了深遠的影響。
同治重寶分類
清·滿族發(fā)行于公元1644-1911年,直徑29mm,
背文為上:漢文“當”;下:漢文“十”;左:滿文“寶”;右:滿文“泉”。
穆宗·愛新覺羅載淳發(fā)行于公元1861-1874年,直徑32mm,
背文為上:漢文“當”;下:漢文“十”;左:滿文“寶”;右:滿文“源”。
同治·年號發(fā)行于公元1862-1874年,直徑為28mm,
背文為上:漢文“當”;下:漢文“十”;左:滿文“寶”;右:滿文“泉”。
同治重寶價值
總的來說不值錢。同治重寶的分量差別很大,開始鑄的分量大,逐漸重寶和通寶就沒分別了,到了后來,干脆重寶不及通寶一般的量大。主要是當時政府軍費緊張,用來打擊洪毛子。后來清政府就把重寶廢了。存世的較多,價格一般在5-25元錢(參考價,珍品除外)。
目前,愛藏平臺正在出售各個朝代、各種版別的古錢幣,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下載愛藏APP,注冊即可了解更多【買賣古錢幣及鑒定真假估價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