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國古錢幣收藏市場上,說起近代錢幣大家比較熟悉的就是光緒元寶、袁大頭、孫小頭等銀元,但實際上,機制銅元也是彼時我國錢幣的一大版塊,清以來,自從兩廣總督在廣東率先發(fā)行光緒元寶銅元后,各省紛紛效仿,此后,機制銅元逐漸取代了傳統(tǒng)的圓形方孔錢,成為清末民國時期與銀元一道流通的重要輔幣。
綏遠白塔銅元歷史背景
機制銅元在我國流通過很長一段時間,一直到1935年國民黨政府推行“法幣”政策,大量發(fā)行紙幣,明確銀元和銅元都不再流通使用,鎳幣和紙幣逐步替代銅元的輔幣地位。但在新中國成立前夕,塞北的綏遠省還發(fā)行了一種地方銅元,是為綏遠白塔銅元,但因為鑄造流通不足40天,曇花一現(xiàn),鮮為人知,現(xiàn)在在市場上也并不常見,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。
在新中國成立前夕,當時國民黨貨幣金圓券、銀元券通貨惡性膨脹,已為人民所拋棄,綏遠省財政較為困難,1949年5月董其武決定籌建綏遠造幣廠,鑄造發(fā)行本省貨幣,經(jīng)過3個多月緊張籌備,8月11日綏遠造幣廠正式開鑄綏遠白塔銅元。
綏遠白塔銅元五分歷史價格
上圖藏品為民國三十八年綏遠省白塔背布圖五分銅幣,PCGS XF Det,2016年5月16日的估價為2000-3000元,最終的成交價格是2875元。
綏遠白塔銅元五分值錢不
機制銅元所處的時代大多政治黑暗、幣制紊亂,然而,對于后世的收藏而言,銅元富涵歷史知識、種類豐富多彩、版式千變?nèi)f化,是頗具挑戰(zhàn)和意趣的收藏門類。期間所鑄行的綏遠白塔銅元根據(jù)面值的不同可以分為一分和五分兩種,共計生產(chǎn)一分、五分銅幣總額不過八千余元,而在這當中,五分面值是比較稀有的,市場價格相對于一分面值的來說也會比較高,可見,無論是從歷史角度出發(fā)還是從市場角度出發(fā),綏遠白塔銅元五分都是比較值錢的一枚錢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