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中通寶是元末起義軍領袖朱元璋稱吳王時所鑄。元至正二十一年(1361年),朱元璋在應天府(今南京市)設寶源局鑄“大中通寶”錢,以四文為一錢、四十文為一兩、四百文為一貫。大中通寶,錢凡五等:小平、折二、折三、折五、折十,各等錢均有光背、背字兩種。大中通寶背字記京城及各行省簡稱。面文“大中通寶”楷書對讀,有光背、背記值、記地等,記地有“北平、豫、濟、京、浙、福、鄂、廣、桂”凡九種。
大中通寶是在元末反元斗爭中產生的,是反抗元統(tǒng)治秩序的手段之一。元末社會動亂,紙幣支持的經濟體系嚴重破壞,元境內各地先后恢復了銅錢的流通。六支反元軍事集團先后發(fā)行了自己的銅幣,如韓林兒的“龍鳳通寶”錢,張士誠的“天佑通寶”錢,明玉珍的“天統(tǒng)通寶”錢,以及朱元璋“大中通寶”錢。六支錢幣中,也唯有“大中通寶”取得成功。戰(zhàn)爭期間,朱元璋是韓林兒的部下,他采用謀略,一方面協助韓林兒發(fā)行“龍鳳通寶”,另一方面籠絡民心,在戰(zhàn)爭期間答應老百姓繼續(xù)使用元代交鈔,規(guī)定交鈔一兩值作“龍鳳通寶”四十文使用,十兩交鈔作一貫使用,作為補充。他還在應天府設置寶源局,開始鑄造“大中通寶”,與其它貨幣一起參與流通。直到至元二十四年始大規(guī)模發(fā)行。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,改元洪武,鑄行“洪武通寶”,“大中”錢遂即停造。
大中通寶 小平背北平 ,尺寸:23.4mm~23.7mm*1.5mm 重量:3.38g,背有小坑后填,藏品價格:390元
“大中通寶”幣身略薄。幣有穿部,內外部均勻,正面書有“大中通寶”四字,布局疏朗,“通”字為單通。幣背上穿鑄有一“十”字。大中錢分五種,有小平、折二、折三、折五和折十,且除寶源、寶泉兩局外,朱元璋還陸續(xù)發(fā)行帶有地名的貨幣,如鄂、京、浙、廣等簡稱,鑄于銅幣背面,因之形成了多種等級的大中銅幣系列。 “大中通寶”背十錢價格在2000元左右,而部分紀地錢為了昭示朱元璋的豐功偉績,只象征性發(fā)行,傳世極少。物稀則貴,如背系大中,價格在2500元;錢幣背穿右側鑄“廣”,并上穿鑄“十”的錢,價格也在人民幣3000元左右,具有極高收藏價值。愛藏網正在0元起出售各種古錢幣通寶,有興趣的泉友下載愛藏APP注冊即可了解更多【買賣古錢幣及鑒定真假估價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