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中通寶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,元末起義軍領(lǐng)袖朱元璋稱吳王時所鑄。元至正二十一年(1361年),朱元璋在應(yīng)天府(今南京市)設(shè)寶源局鑄“大中通寶”錢,以四文為一錢、四十文為一兩、四百文為一貫。大中通寶,錢凡五等:小平、折二、折三、折五、折十,各等錢均有光背、背字兩種。大中通寶背字記京城及各行省簡稱。當十錢除記地外,注明“十”字,表“當十”之意?!熬弊之斒X較各行省當十錢微大。 此錢鑄造較為精美,并有一定的存世量,當屬熱門品種,有不錯的市場價值和升值空間。
明朝建立以后,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四年(1371年)再鑄的大中通寶錢,背文已加鑄“北平”“豫”“濟”“京”“浙”“福”“鄂”“廣”“桂”等地名,當不再屬于農(nóng)民起義軍錢,而應(yīng)劃歸明代錢幣。但以往有人對這種區(qū)別多未注意,或?qū)⒂斜澄恼叻Q為農(nóng)民起義軍錢幣,或?qū)o背文者歸諸明太祖,脫離了反元斗爭的歷史背景,都是欠妥的。
折五背五福大中通寶,直徑41.3mm,少見,日本資深藏家舊藏,極美品,拍賣成交價格RMB 1391000元,拍賣成交時間2016-12-31 。
愛藏網(wǎng)正在0元起出售各種古錢幣通寶,有興趣的泉友下載愛藏APP注冊即可了解更多【買賣古錢幣及鑒定真假估價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