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套人民幣有壹元、貳元、伍元、拾元四種主幣和壹角、貳角、伍角三種輔幣,共7種面額,全套合計18.80元。第三版人民幣的特點為:一是主題突出、個性鮮明、富有比較濃郁的民族特色?;井嬅嬉詣趧雍蛨F結為主。二是色彩繁復,采用的是多色印刷技術,使得畫面色彩鮮艷活潑。三是發(fā)行第三版人民幣時,正是我國連續(xù)遭遇自然災害的時期,為了節(jié)約原材料票幅均有一定比例的縮小。四是大大提高了防偽性能。五是第三版人民幣流通時間最長,共流通了38年。
1962年4月20日發(fā)行的60版1角人民幣,因券面以棗紅色為主,故俗稱“紅一角”或“棗紅券”。發(fā)行之初,細心的人們發(fā)現(xiàn)“棗紅一角”券面圖案中的人物自左向右前進,這在當時“路線”之爭甚囂塵上的年代,犯了嚴重的“右傾”錯誤。因此“棗紅一角”沒怎么流通就遭到嚴苛的回收銷毀,存世量驟減。 為挽回“棗紅一角”的錯誤而隨后發(fā)行的是“背綠一角”。卻因這枚1角鈔票由于當年發(fā)行的2角紙鈔背面顏色都為綠色,在交易過程極易造成混淆,故僅使用了14個月便也遭回收,由此成為歷史上流通時間最短的紙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