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套人民幣貼合人民的實際生活,它比第一套的面額小一些,更加便于生活上的交易,而在紙幣的設計上主題也更加鮮明動人。
而1953年二分紙幣就是第二套人民幣中比較代表的一款,在當時中國農業(yè)的高速發(fā)展發(fā)行,直到現(xiàn)在的收藏市場中,它們已經成為收藏領域中的“黑馬”。
而熟悉53年二分紙幣的收藏者都知道,它們有兩種券別,雖然都是中國人民銀行發(fā)行的,但是市場價格有很大差別。第一種券別是1955年三月一日發(fā)行的飛機原版鈔票,正面可以看到三位羅馬冠字和七位阿拉伯數字的編碼。第二種卷別是于1981年發(fā)行的再版,它們票面上的阿拉伯數字編碼不見了,只留下羅馬冠字。而這兩種兩分錢雖然都是屬于第二套人民幣中的二分紙幣,收藏價格也是在市場上不可忽視的,但是第二種版本二分紙幣卻遠遠不如第一種原版的價值高,因此市場關注遠遠比不上不如原版的價值期望。
而53年二分紙幣的發(fā)行日期也很多,但發(fā)行量卻非常的少,因此真正存留下來的很少見到,再加上它們錯版的,相信有興趣的收藏者就能發(fā)現(xiàn),票面上面有個大寫的“貳”的版本了,這是字錯印的情況,因為當時新中國已經開始使用簡體字,可是舊版紙幣還是繁體字的。而也正是因為這個錯誤,才使得它們在收藏行業(yè)中有著獨一無二的地位。
眾所周知,現(xiàn)在的錯版紙幣一直都是收藏行業(yè)中的精品,令廣大收藏愛好者為之瘋狂。所以對于想要收藏1953年二分紙幣錯版是不可能的,就算想要一睹風采,也都很難在市面上找到錯版的二分錢。因此在近些年人民幣收藏行業(yè)越來越火爆下,當大家意識到二分錢也有市場之后,第二套人民幣早已退出使用市場,甚至沒辦法看到它們了,所以要想收藏只得花錢購買,而其價格的高漲,讓它們成為了特殊有價值的藏品,直到現(xiàn)在都一直是倍受大家青睞呢!
953年二分紙幣的欣賞價值是值得肯定的,有幸能收藏到這一版人民幣的藏家也等到了他們期待的時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