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元通寶有著巨大的歷史價值和非凡的收藏意義。如今市場上大家收藏的古錢幣品種越來越多,不管是哪個朝代發(fā)行的貨幣,不管是銅錢、銀幣、銀錠還是紙幣,似乎都能夠成為大家所熱捧的對象。實際上單從開元通寶背上月價格中就可以看出,這些開元通寶背上月確實很有市場價值。今天,愛藏網(wǎng)的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開元通寶背上月價格,一起來看看開元通寶版別介紹。
開元通寶面文:
面文“開元通寶”四字,相傳為當時給事中歐陽詢所書,而后由于不同時代,不同地區(qū)鑄造出現(xiàn)了相當多的版別。“開”字“門”的距離較寬,上開口,兩腳未與內(nèi)郭相連,留下相當窄的空間,“井”為升井,離內(nèi)郭較“門”字的兩腳離的遠;“元”字首筆較短,第二筆上挑不明顯,與后來出現(xiàn)左挑元、右挑元、雙挑元及走字底四點不相連,成四撇狀,最后一撇連捺,收筆上挑;“寳”字第二筆斜撇,“貝”字兩橫有到邊和不到邊之分。
相對而言,“元”字的變化數(shù)量比其他三字要多。日本方面的學者對開元通寶作出了獨特的分類,包括遒勁、容若和彪字等,給出了另一個思路。
開元通寶背星月:
有稱背星月的開元通寶多為中唐時期所鑄,星月數(shù)量和位置繁復(fù)多樣。背月有上月、下月、斜月、俯月、仰月等,月的形狀也有多種變化,有的較直如杠,有的相對較彎。背星則有上星、下星、左星、右星、肩星等。
還有多種的星月組合版本,如比較常見的月孕星。一般而言,背星月的開元通寶面文與光背開元通寶的面文比較,“開”字中“井”要更低,更靠近內(nèi)郭;“元”字第一筆較長,第二筆上挑明顯,“通”字中“甬”字的開口漸小,走字底由分離的四撇逐漸相連;“寳”字的寶蓋頭和中部出現(xiàn)了多種變化,“爾”字中的“小”漸變?yōu)槿Q。
雖然一般開元通寶星月都在背面,但面星的情況也不屬少見,常見有通下星、寶下星和襠下星等。
開元通寶背上月價格(僅供參考):
開元通寶 ------HKD 2,064,000 2018-07-20臺灣
開元通寶 ------HKD 2,306,443 2018-06-28臺灣
開元通寶 ------HKD 1,210,000 2018-05-23香港
開元通寶 ------HKD 1,490,148 2018-05-20新加坡
唐代開元通寶 ------HKD 2,298,780 2018-01-26臺灣
白銅開元通寶一組 ------RMB 1,611,390 2018-01-13新加坡
開元通寶作為唐朝錢幣收藏的一個重要板塊,版別眾多。粗看滿眼皆是開元通寶,細看卻大有不同,另有一片天地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開元通寶版別已超過2000種。依照一般的分類方法,開元通寶可從面文、背星月、背字、材質(zhì)、緣郭等來大致劃分。當然,因為開元通寶版別繁復(fù),分類方法多樣。唐朝錢幣開元通寶價值不菲,設(shè)計與做工十分精致,不亞于清朝時期的錢幣?,F(xiàn)在在古錢收藏市場上開元通寶背上月是一個大熱門,遇到開元通寶背上月千萬別錯過了。
![](http://cms-image.airmb.com/banner/mdybk/3-5.png?x-oss-process=image/resize,w_840/format,jpg/quality,q_95)